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莫话南征,船头转、三千馀里。未叹此、浮生飘荡,但伤佳会。
满眼青山芳草外,半篙碧水斜阳里。问此中、何处芰荷深,渔人指。
清时事,羁游意。尽付与,狂歌醉。有多才南阮,自为知己。
不似朱公江海去,未成陶令田园计。便楚乡、风景胜吾乡,何人对。
夏季百果繁,兔葵亦成实。独有野石榴,幽花时熠熠。
熠熠非独好,芳荣赖午日。翩翩彼白蝶,彷佛粗采挹。
睡馀起对此,嘉兴亦萧瑟。良非阡陌丽,敢竞阳春出。
无言以成蹊,上愧桃李质。幸当饱霜馀,万颗富君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