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心已铁石,阳春忽先布。发此琼瑶英,宁能虑霜露。
澹然绝世纷,幽人雅襟度。何如洛阳花,池馆资贵富。
姚黄与魏紫,绮丽相誇妒。春风閟重扃,车马日驰骛。
遂令贫者心,对酒起遐慕。乃知游冶人,谁复重贞素。
流澌古涧春,残雪空江暮。清香不自知,岂意人相顾。
王绂, 明初大画家,擅长山水,尤精枯木竹石,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,具有挥洒自如、纵横飘逸、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,人称他的墨竹是“明朝第一”。永乐元年(1403年)开始参与编纂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,派往北京,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。永乐十一年、十二年,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,期间创作著名的《燕京八景图》。他绘画擅长山水,尤精枯木竹石。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,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。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,故后人有“舍人风度冠时流,笔底江山不易求”的诗句。
京国久为客,怅然怀故山。孰云乏知己,念亲已颓颜。
穷居耻明时,旷怀良独难。因思衣锦荣,何如綵衣斑。
空江一鸟度,远道孤舟还。分手复延伫,极目苍茫间。
高岩何巍巍,卿云日复聚。孕秀钟奇才,灵气蔼寰宇。
已闻追夔龙,讵肯效巢许。文章翊昌运,礼乐佐明主。
阳回棘寺春,月满斋宫午。尊荣位崇秩,学力在稽古。
自怜牛马走,质凡性尤鲁。虽怀问学心,碌碌庸足数。
徒切瞻仞墙,无由造堂户。居然成涸鳞,久矣困焦土。
愿公岩上云,化作天下雨。
老干昂霄几千丈,天籁时闻夜声响。一竿修竹共萧森,复托丝萝半空上。
寒姿久抱幽人贞,良材孰肯摧为薪。总令匠氏未相遇,故山风雨年年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