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西垂老别,前后苦寒行。旅鬓年年秃,羁魂夜夜惊。
舂锄胸内贮,石阙口中生。读书有今日,曷不早躬耕。
杨慎(1488~1559)明代文学家,明代三大才子之首。字用修,号升庵,后因流放滇南,故自称博南山人、金马碧鸡老兵。杨廷和之子,汉族,四川新都(今成都市新都区)人,祖籍庐陵。正德六年状元,官翰林院修撰,豫修武宗实录。武宗微行出居庸关,上疏抗谏。世宗继位,任经筵讲官。嘉靖三年,因“大礼议”受廷杖,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。终明一世记诵之博,著述之富,慎可推为第一。其诗虽不专主盛唐,仍有拟右倾向。贬谪以后,特多感愤。又能文、词及散曲,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。著作达百余种。后人辑为《升庵集》。
寄语东桥东畔柳,且教留住行人。与君相见即相亲。
忍看携手把,分作断肠津。
莫唱阑干花雾曲,温泉剩有余春。明朝关索岭头尘。
相思千里外,回首一沾巾。
名园雨过晨妆洗。冶叶倡条,何处闲桃李。斜日帘栊风满地。
纷纷又逐东流水。
摇荡春心几千里。欲网韶光,唤取游丝起。燕懒莺慵春有几。
丁香枝上含新紫。
晕雪融霞。若烟非雾,何处人家。宋玉墙东,文君垆下,占断韶华。
梅梢已罢横斜。柳条犹未藏鸦。锦树烘春,琼枝枭月,留醉仙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