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然来访隐,山崦有幽居。日下看蒸药,风前伴阅书。
竹光青满坞,水色绿循除。应笑尘中客,终年几覆车。
陈镒(?—1456年),字有戒,江苏吴县人,永乐年间考中进士,步入仕途,先后任湖广、山东、浙江等地的副使,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,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,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,建议派人前往抚恤,英宗同意后,但官员却没有施行,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。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,前后十余年,陕人很爱戴他,敬若父母。每次陈镒回朝廷,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。他回来时,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。他之得军民之心,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。景泰四年(1453年)因病致仕。景泰七年(1456年),陈镒去世,获赠太保,谥僖敏。
潇潇苦雨湿衣裘,两度移居尚未休。岩树层层云雾暗,野花片片石泉流。
怕遭兵火依高寨,愁对妻儿忆旧丘。恰似携家江上住,明朝风浪又移舟。
二年丧乱馀,隐居聊种菊。佳节倏已临,稍觉天气肃。
杜门澹无营,不与世驰逐。凉风动高原,残阳挂疏木。
于焉寄登览,悠然豁心目。为乐当及时,岁月去还速。
吾里窈而深,子亦来卜筑。幸此隔清溪,扁舟时往复。
所欣道义交,固无荣与辱。相逢辄命觞,开轩远山绿。
海棠花下听啼莺,无奈愁多积似城。乱世每怜家累重,休官仅得此身轻。
年来忧事添衰病,老去看花减旧情。便恐胭脂污泥雪,明朝风雨近清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