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古诗词

归山与酒徒别

野客本无事,此来非有求。烦君徵乐饯,未免忆山愁。
红烛侵明月,青娥促白头。童心久已尽,岂为艳歌留。

赏析

李端

李端

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
相关推荐

李端 〔唐代〕
朔雁去成行,哀蝉响如昨。时芳一憔悴,暮序何萧索。
笑语且无聊,逢迎多约略。三山不可见,百岁空挥霍。
故事尽为愁,新知无复乐。夫君又离别,而我加寂寞。
惠远纵相寻,陶潜只独酌。主人恩则厚,客子才自薄。
委曲见提携,因循成蹇剥。论边书未上,招隐诗还作。
贵者已朝餐,岂能敦宿诺。飞禽虽失树,流水长思壑。
千里寄琼枝,梦寐青山郭。
李端 〔唐代〕
旧宅在山中,闲门与寺通。往来黄叶路,交结白头翁。
晚笋难成竹,秋花不满丛。生涯只粗粝,吾岂讳言穷。
李端 〔唐代〕
自嫌野性共人疏,忆向西林更结庐。
寄谢山阴许都讲,昨来频得远公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