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原碎碾凄迷影,轻随画轮移去。瘦借烟肥,昏怜雾隔,红晕马蹄尘土。
残更四五。正一点心焦,闷天难曙。闪过垂杨,短长亭外数星聚。
高楼今夜睡未,料香篝倦倚,清梦谁煮。翠袖占花,金钗剔焰,应念荒寒愁旅。
纱笼细补。浑不是罗帷,少年听雨。照醒离魂,不眠人最苦。
黄燮清(1805~1864)晚清诗人、剧作家。原名宪清,字韵甫,号韵珊,又号吟香诗舫主人。浙江海盐武原镇人。道光十五年(1835)举人,后屡试不第,晚年始得宜都县令,调任松滋,未几卒。少工词曲,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。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,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,颇具特色。有《倚晴楼诗集》及《倚睛楼七种曲》传世。
危冈下千仞,势峭若趋重。篮舆苦倒悬,前颈承后踵。
临崖步始转,倚壁肩更耸。吾身在中央,宕飏挂枝蛹。
群峰叠巨浪,碧海莽莽涌。揽远尽众观,出险有余恐。
须臾历夷坦,轻捷快推拥。就下抑何易,怦怦使心竦。
帘钩风响玉珑玲。乱愁生。不堪听。剩有梅花,疏影伴窗棂。
无语卸妆无语坐,太忪惺,灯昏也、睡未曾。
檀奴归信欠分明。画楼深,霜气凝。雁儿解事,定飞去、代诉离情。
独自绣衾,寒拥度残更。懊恼月斜钟易动,一声声,才成梦,又打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