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国久为客,怅然怀故山。孰云乏知己,念亲已颓颜。
穷居耻明时,旷怀良独难。因思衣锦荣,何如綵衣斑。
空江一鸟度,远道孤舟还。分手复延伫,极目苍茫间。
王绂, 明初大画家,擅长山水,尤精枯木竹石,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,具有挥洒自如、纵横飘逸、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,人称他的墨竹是“明朝第一”。永乐元年(1403年)开始参与编纂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,派往北京,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。永乐十一年、十二年,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,期间创作著名的《燕京八景图》。他绘画擅长山水,尤精枯木竹石。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,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。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,故后人有“舍人风度冠时流,笔底江山不易求”的诗句。
我家住锡麓,君家住吴城。相去百里近,一日孤帆程。
君才日方茂,我鬓日已白。相逢一笑间,共作京华客。
君今忽归去,别我将晨征。怀哉旧猿鹤,写此丘壑情。
丘壑不可恋,宜奋青云志。长安三月春,沽酒待君至。
李君素闻道,襟抱常坦夷。富贵与贫贱,此志终不移。
萧然一室中,和气蔼春熙。历险思诡遇,校之孰为宜。
都门已设祖,冠盖聚朋俦。宴别未云已,驺从罗道周。
大夫何贤哉,宠被君恩优。为郎列仙署,弄翰登瀛洲。
内帑出赐衣,大官具时羞。虚怀恋阙心,补报嗟无由。
奈兹抱病质,霜鬓飒已秋。上疏得优许,养痾还旧丘。
旧丘况京甸,咫尺溧水陬。依依农圃邻,蔼蔼桑柘稠。
颓龄尚可驻,馀生得安休。悠然遂高志,那复生离忧。
于时正阳月,霜寒水痕收。飘飖远空云,浩荡沧波鸥。
私怀徒叹羡,逸驾安可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