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色循阶碧,山光入牖明。客稀无俗事,地僻有幽情。
但得亲朋厚,何惭主仆更。随时聊自遣,忧乐以诗鸣。
陈镒(?—1456年),字有戒,江苏吴县人,永乐年间考中进士,步入仕途,先后任湖广、山东、浙江等地的副使,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,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,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,建议派人前往抚恤,英宗同意后,但官员却没有施行,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。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,前后十余年,陕人很爱戴他,敬若父母。每次陈镒回朝廷,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。他回来时,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。他之得军民之心,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。景泰四年(1453年)因病致仕。景泰七年(1456年),陈镒去世,获赠太保,谥僖敏。
地僻景幽甚,居安道自然。饮泉甘胜乳,种树老忘年。
生意自家草,清香君子莲。一尊延素月,不愧北山篇。
山踪迷落叶,天气正深冬。崖雨添寒瀑,溪云向晚舂。
客凭临水阁,僧叩隔林钟。倚杖无馀事,招猿下碧松。
竹外书斋午睡醒,忽惊有客扣门声。十年离乱成分首,一日相逢话别情。
岁晚吾仍忧病肺,天寒君尚促行程。明朝又向山城去,满路梅花入品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