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人物生平
蔡襄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十二日(1012年3月7日) 。家族世居仙游县枫亭驿,初务农,曾为泉州吏员。母亲卢氏,惠安县德音里(今后龙乡)圭峰村名士卢仁之女。蔡襄童年时受到外祖父的严格教育。
蔡襄十五岁参加乡试,十八岁游京师,入国子监深造。天圣八年(1030年),参加开封乡试,获第一名。
天圣九年(1031年),蔡襄登进士第十名。次年,授漳州军事判官,在职四年。
庆历三年(1043年),蔡襄主持谏院衙署。他遇事从不回避,奏疏忠诚恳切,大都关系天下利弊、一时缓急。蔡襄认为国家安危取决于人事,君主要知人善任、辨别邪正。由于有蔡襄这样的人直言敢谏,那些权贵心怀畏惧,多有收敛。
庆历四年(1044年),调任福州知州。庆历六年(1046年)秋,改任福建路转运使。蔡襄在福州见百姓患病不就医而向巫觋求拜,多为蛊毒所害,撰《圣惠方后序》,刊刻于碑,劝病者就医治疗,并采取措施,取缔巫觋,“禁绝甚严,凡破数百家,自后稍息。”蔡襄还撰《福州五戒文》,以戒除陋俗。蔡襄倡议官吏,发动百姓,从福州大义至泉州、漳州七百余里的大道两旁栽植松树,荫庇大道,故民谣歌颂道:“夹道松,夹道松,问谁栽之,我蔡公;行人六月不知暑,千古万古摇清风”。
庆历八年(1048年),蔡襄因父亲去世而离职。
皇祐三年(1051年),回朝修《起居注》,参与政事。次年,迁任起居舍人、知制诰兼判注内诠。
嘉祐元年(1056年),蔡襄再知福州。在任上劝学兴善,传播医治蛊毒的药方,教育民众遵法为善,改变陋习,监督官吏深得民心。
宋仁宗至和、嘉祐年间(1054年—1063年),蔡襄两次知泉州,第一次自至和三年二月至嘉祐元年六月,第二次自嘉祐二年七月至嘉祐五年秋。蔡襄在泉州任上,首先整顿吏治。当时晋江县令章拱之贪赃枉法,蔡襄奏疏弹劾,把他革职为民。后朝廷发现这是冤案,蔡襄因而被贬。他又修建沿海州县城池,加强军事防备,教习舟船熟记水势,防备海寇。泉州城东郊有洛阳江,下游出海口江面宽五里,有渡口名万安渡。“每风潮交作,数日不可渡”,“沉舟被溺,死者无算”。并奏请减免漳、泉、兴三州身丁钱一半,大大减轻民众负担。
蔡襄知泉州时期,连年发生旱灾,他调动民力,加强水源管理,制定《龟湖塘规》,制止用水纠纷。他任转运使期间又在郡南小乌石山访得一泉,通知泉州地方官好好管理,供民众饮用和灌田。治平年间(1064年—1067年),晋江县令王克俊在摩崖刻“蔡公泉”三字以为纪念。
嘉祐六年(1061年),被授为翰林学士、权理三司使,主管朝廷财政。此时,宋廷财政入不敷出,“积贫”已深。蔡襄善于理财,“较天下盈虚出入,量入以制用。划剔蠹,簿书纪纲,纤悉皆可法”。不久,宋英宗继位,正式任命蔡襄为三司使。蔡襄撰《国论要目》一文,阐述改革主张,提出择官、任才、去冗、辨邪佞、正刑、抑兼并、富国强兵的改革方案。英宗不但不采纳,反而夺其三司使职。蔡襄在朝廷难于容身,请求外任。
治平二年(1065年),蔡襄出知杭州,拜端明殿学士后才去上任。次年十月,母亲卢氏去世,蔡襄护丧南归。
治平四年(1067年)八月十六日(9月27日),蔡襄在家中逝世,享年五十六岁,追赠吏部侍郎,后加赠少师。葬在枫亭蔡岭,欧阳修撰《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》。
宋孝宗淳熙三年(1176年),其曾孙蔡洸为蔡襄奏请谥于朝,孝宗赐谥“忠惠”。
宋宁宗庆元年间(1195年—1200年),在洛阳桥南街尾建蔡襄祠。后人在墓前立柱题联云:“四谏经邦,昔日芳型垂史册;万安济众,今朝古道肃观瞻。”▲
-
相关争议
据方志记载,蔡襄于宋庆历五年(1045年)4月至庆历七年 (1047年)11月,以右正言直史馆知福州;庆历七年 (1047年)11月至庆历八年 (1048年)10月,升任福建路转运使;嘉祐元年(1056年)8月至嘉祐三年(1058年)5月,以枢密直学士、礼部郎中再知福州。在福州担任要职的5年多时间里,“修复古五塘”是蔡襄的主要政绩之一,也是蔡襄研究的一个学术焦点。然而,“修复古五塘”的地点到底是在福州,还是在莆田(时称兴化军),或者是两地兼而有之,一直困扰着蔡襄研究者。事实上,古人对这一问题早有文献记载,也早有了答案。如果说福州的学者持第一种观点的话,还情有可原,比如肖忠生的论文《蔡襄对福州的贡献》。但莆田的学者金文亨发表的《北宋名臣——蔡襄》和杨祖煌撰写的《蔡襄的业绩》以及蔡庆发出版的《蔡襄评传》等,甚至连莆田市方志委新编的《莆田市志·蔡襄传》也采用了第三种的观点,那就更引人深思。
其实,只要仔细查阅宋、明时期的福建地方志和有关史料,并进行认真分析和对比,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。
首先,根据宋人的记载:
据梁克家《三山志》水利卷云:“嘉祐二年(1057年),蔡密学襄命三县疏导渠浦” ;“嘉祐二年,郡守蔡襄从乐游桥下开,沿城外至汤门、琴亭、湖心,至北岭下去思桥,北出河尾船场,散入堘北、小浦、中浦、石泉、安国以北。”《三山志》是福建保存至今年代最早的一部地方名志,作者梁克家,字叔子,福建晋江人,南宋状元,曾入阁任右丞相,后出知福州府。由他主纂的《三山志》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和历史价值,在方志界享有盛誉,受到历代有识之士的珍视。该志成书于宋淳熙九年(1182年),距蔡襄逝世(1067年)不到120年时间,应该说记下的史料是比较可靠的。在这本志书里,虽然未设蔡襄人物传,但记录了他第二次担任福州郡守时兴修水利的史实,却没有记载蔡襄在福州“修复古五塘”之事。
又据黄岩孙《仙溪志·蔡襄传》云:“蔡襄字君谟,年十八试进士,为开封第一人。天圣八年,登进士甲科,…十月,以亲老出知福州,遂为福建都转运使,复古五塘以溉民田,又奏减闽人丁口税之半”。根据张国淦《中国古方志考》的统计,我国宋代修的方志约有700部,其中福建就有40多部,由于年代久远,宋代方志大都已失传,如今福建现存宋代的地方志只有《三山志》、《仙溪志》、《临汀志》3部,而《仙溪志》是如今全国唯一现存的宋代县志。作者黄岩孙,字景傅,福建泉州人,宋宝祐二年(1254年)任仙游县尉。该志成书于宝祐五年(1257年),距蔡襄逝世只有190年时间,况且仙游是蔡襄的家乡,蔡襄传的史料也是比较可信的。
另据欧阳修的《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》:“公讳襄,字君谟,兴化军仙游人也。天圣八年,举进士甲科,…四年,以右正言直史馆,出知福州以便亲,遂为福建路转运使,复古五塘以溉田,民以为立,为公立生祠于塘侧,又奏减闽人五代时丁口税之半。”欧阳修与蔡襄同朝为官,应该说同时代的人记下来的事情是更可靠的。
此外,《宋史·蔡襄传》亦云:“蔡襄字君谟,兴化仙游人。举进士,……以母老,求知福州,改福建路转运使,开古五塘溉民田,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”。元人脱脱编纂《宋史·蔡襄传》的材料基本上出自欧阳修的《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》。
喻政修纂的万历版《福州府志·蔡襄传》亦云:“蔡襄字君谟,仙游人。庆历间,由左正言直史馆,乞郡养亲,出知福州。未几,改转运使。复五塘以溉民田,又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。……嘉祐初再知福州,复疏导附城湖浦”。该志水利卷记载与《三山志》相同,也没有记载蔡襄第一次知福州时有“修复古五塘”之举,只记录了他第二次担任福州郡守兴修水利的事情。
综上所述,蔡襄“修复古五塘”的地点不可能在福州,那么,持第三种观点的依据就站不住脚。正确的答案应该是第二种观点,即蔡襄担任福建转运使期间在莆田“修复古五塘”。▲
-
后世纪念
纪念馆
主词条:蔡襄纪念馆
蔡襄纪念馆位于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大埔村,金沙宫旁。
蔡襄墓
主词条:蔡襄陵园
蔡襄墓(蔡襄陵园)位于福建仙游枫亭锦岭将军山下,旧福厦公路西侧。196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97年,海内外蔡襄后裔把其墓重建为“蔡襄陵园”,历时三年,于1999年竣工,占地面积20亩,仍保持宋代艺术造型,增建“山门”、仪门、围墙、端明楼、四垂亭、书法碑廊、以及管理房和停车场,重塑文武石仲翁、石羊石马、石虎,铺平石墓埕、水泥通道等附属设施。墓陵占地一亩,建造古老壮严,围墙绿树参天,绿草成茵,环境幽静优美。陵园前方“仪门”,高7.5米,白色花岗石构筑,横匾前书“庆历名臣”,后书“刚正廉明”;山门及前门,分别刻有对联:“跨海筑桥不尽黎民歌惠政,挥毫飞龙凤何曾勋业掩文章”,“忠国兴邦三谏有诗誉扬端明殿,惠民利涉万安无险功业洛阳桥”,“公慑奸魂千古乾坤留正气,诚承祖德万家荔谱永留芳”,表达了后人对蔡襄一生品德及其功业的崇高评价和敬仰。
在重修陵园时,菲律宾总统依斯特拉和世界僧伽会副会长瑞今(蔡襄后裔)闻讯,特致词电贺。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亲笔题写“蔡襄陵园”和“碑林”。全长134米的“书法碑廊”,共有134块碑文,镌刻蔡襄为主的宋四大书法家楷、行、草、隶12600字,为福建省现有规模最大的碑林。“端明楼”正厅塑有蔡襄铜像,设有书法展览厅,供游人参观。▲
-
逸闻趣事
百衲碑
韩琦曾在家乡修建昼锦堂,欧阳修为其撰文,蔡襄书丹,时人称之为“三绝”。蔡襄每一个字都一定写数十张,等到字合于法度之后才采用,世人称其为“百衲碑”。
诗名远扬
景祐三年(1036年),范仲淹与宰相吕夷简争执,被黜知饶州。当时秘书丞余靖上书请求修改诏命;太子中允尹洙上疏自讼和范仲淹是师友关系,愿一起降官贬黜;馆阁校勘欧阳修责备高若讷身为谏官,对范仲淹被贬之事一言不发,蔡襄当时也作《四贤一不肖》诗,攻击高若讷。此诗在东京流传,人们都争着传写,买书的人在街上售卖此诗,获利颇厚。辽朝的使者来访,偷偷将其买回。后来张中庸出使辽朝经过幽州时,在舍馆看见有人将蔡襄此诗写在墙上。
置髯何处
蔡襄有一把美胡须。仁宗一天偶然回头问蔡襄说:“你的胡须非常漂亮,晚上睡觉时把它盖在被子之下吗,还是把它放在外面呢?”蔡襄无法回答。回到家后,晚上睡觉时,蔡襄思索仁宗的话,把胡须放在被子里面和外面,都感到不适,一个晚上无法睡着。
蛇精转世
蔡襄知福州时,曾因病多日到官署办公,每天晚上都梦到登上鼓楼靠着鼓睡着。通判奇怪击鼓之人多日没有在三更打鼓,那人回答说这几天有一条大蛇盘踞在鼓上,他因而不敢接近。蔡襄病愈后,向通判说了自己的梦,正巧与击鼓之人说的话相同,人们便认为蔡襄是蛇精。
上元罢灯
蔡襄在福州任职,一次适逢上元日,他让百姓点七盏灯,陈烈制造大灯一丈多,上面用大字写道:“富家一盏灯,太仓一粒粟,贫家一盏灯,父子相对哭。风流太守知不知?犹恨笙歌无妙曲。”蔡襄看见后,下令罢灯。
事母至孝
蔡襄对待母亲非常孝顺,他曾经步行碰到一个妇人,样貌非常衰老,蔡襄询问她的年龄,她说:“我活了一百单二岁了。”蔡襄拜了又拜后说:“希望我的母亲的年纪也能像您一样。”后来果然像他说的一样。
地下阎罗
蔡襄病重时,兴化郡守李遘梦到一位神仙紫绶金章,自称是来迎接下任的。李遘询问是谁,神仙说:“我是阎罗王,蔡襄将要接替我。”次日,蔡襄即去世,李遘作挽诗道:“不向人间为冢宰,却归地下作阎罗。”
廿一日酉
据说蔡襄任泉州刺史时,奉母亲之命,准备在泉州湾附近建一座万安桥(即今天的洛阳桥)。修建时工匠们遇到了难题,当时海湾水深,难以为桥打桩。于是蔡襄便叫手下文吏部给海神写信,请求海神帮忙并派人下海送信。送信的人认为自己此行必死无疑,便到酒店痛饮了一场,然后醉卧海滩,想让海潮将自己卷去了事。岂料海潮并没有把他卷走,等他醒来后,竟发现信封已换过,他连忙带回呈给蔡襄。蔡襄看见“海神”在信上只写了一个“醋”字,琢磨很久,认为醋字可拆为“廿”、“一”、“日”、“酉¨四个部分,这就可以理解为时间上的廿一日酉时。蔡襄顿时醒悟,“海神”要他在“廿一日酉”动工建桥。有趣的是,到了这一天,海水退潮,人们顺利地打下了桥基,万安桥就这样建成了。从此“醋”字被成为“廿一日酉”的说法也传开了。▲
古诗词大全收录古诗词近30万首,诗句300万条,包含唐诗三百首,涵盖各朝各代的经典古诗词,您可以通过诗词、诗句、作者、句首、句尾的关键词查询到对应的诗词。
最新更新: 《天香二首 其二》 《迟留又用韵》 《夏昼偶作》 《满庭芳》 《水调歌头·盟鸥》 《月晦忆去年与亲友曲水游宴》 《声声慢•履川、凫公见过,并招大壮饮村肆》 《题偶爱》 《古兴》 《春晓》 更新时间:2024-11-11 03:29:42